但我總覺得,那個覺得笨,或覺得了不起,都是被主流的價值觀框住;就像我們從都市搬到鄉下,總是有人說好佩服,或好奇怪。老實說我真的不覺得有什麼好佩服或奇怪。如果有人本來是在鄉下務農,後來去到都市去找頭路,應該沒有什麼人會多說幾句,但為什麼反過來就變得好像稀有動物。
為什麼反過來就變得好像稀有動物?因為那些人不照著主流去走。但是所謂的主流不代表就是正確,單單就只是主流而已。但我也不是說這些稀有動物就是正確,我想說的是,人生沒有正不正確。
上班也好,務農也好;住在城市,或住在鄉下;公務員也好,自由業也好──這些選擇如果自己都清楚,是因為你自己想要而不是因為這樣主流,或這樣正確,其實都好。而我說的「都好」,倒也不是所有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我都認同,那個「都好」是,如果人都有思辨能力,能為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方式負責,那就都好。
講到思辨能力,今天讀林燿德的《鋼鐵蝴蝶》,裡頭有一個小故事:一個懂得讀心術的女孩,站在大樓上往下望著街頭熙熙攘攘的群眾,站了半天竟然讀不出任何資料。後來那個女孩轉頭對雇她的老闆說:「沒辦法,因為大家都沒在思考。」
說大家都沒在思考,是有點超過了;但現在確實有許多人把別人的思考當成自己的思考,然後還以為是自己在思考。比如:學什麼就一定要做什麼,才叫做「學以致用」。
講了半天,其實這篇我本來想講的重點是「學以致用」。
回到最前面說的「轉業」。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轉業」就是沒有學以致用?如果用在學生身上,「轉學」就是沒有學以致用?如果本來讀這個科系但後來並非從事相關工作,就是浪費時間學非所用?
我想說的是,我並非反對「學以致用」;相反的,我認為只要「有學」就會「有用」。但是那個「用」,並非很狹隘地在你讀什麼科系,從事什麼工作;那個「用」是,你從小到大所學到的這個那個,最後綜合用在你想做的事情上。
嗯,我現在才要切入正題。
其實我想寫這篇是因為阿吉XD
老實說,搬來鹿野兩年半了,真的,有些事情多了久了之後會慢慢習慣,然後漸漸地覺得好像沒什麼。但是看到阿吉最近在整地種黃豆,我又把剛剛前面講的那一堆事,重新想了一遍。
拿「學以致用」這件事來說,我覺得這幾年搬來鹿野的新移民們都是學以致用,而且,因著每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而有各式各樣的「學以致用」。
比如去年剛搬來的阿吉,和義隆大哥就有點像。他們都是一家子搬來,之前的工作都是電子科技業;大概是背景類似,他們做起事來都是屬於比較有「計畫」的那種──評量目前自己所遇到的狀況與擁有的條件,務實的思考每個環節,仔細評估後決定自己的主力經濟作物,以及產銷的每個步驟。總之,在他們身上,你似乎可以看見他們之前的所學與經歷,展現在自己務農這件事上。
總是有人會說:「既然要去種田,那幹嘛讀那麼多書?」
我只能說這樣想的人,實在太小看種田。而且,不同背景的人種起田來,還真是有各種不同的方式與樣貌。看這些新移民工作和過生活,真是可以替「學以致用」下最好的註腳;而講得更實際一點,人如果沒有學以致用的能力,根本很難活下去。
再回到最前面說的「轉業」。
雖然我個人不太喜歡「轉業」這個詞,也覺得「轉業」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但老實說一個人要能轉業,就要有能夠「學以致用」,能把所學帶著走的能力;要有面對新事物、新環境的能力。
而我又要坦白再說一次,擁有這樣能力的人,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只是這樣的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中,似乎是稀有動物(但聚集來鹿野的,倒是不少)。
最後附上一張阿吉請播種機種黃豆的照片。這讓我想起兩年前第一次幫柏宏種黃豆,那時候是人工播種耶。兩年啊,竟然已經兩年。
阿吉的黃豆田採自然農法栽種,如果收成順利,之後除了賣黃豆外,也打算自製醬油與豆腐乳。對黃豆的種植過程,以及自製醬油與豆腐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阿吉臉書。
(若要加友,請記得私訊先打招呼)
照片來源:林信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