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2024鳳梨報告 part3(依舊文長)

其實我在想,大家真的有要這麼認真看這些耕作細節嗎?或是那些植物生理學之類的。說實在的,買東西的人,包含我自己,還是最在乎買到的東西是怎樣,過程可以心安理得當然很棒,但買到不想要的東西可一點都不棒。也就是說,就算因為總總的原因,抱持著興趣知道了產品的細節,然後在心理因素加乘上,覺得挖,這東西真是得來不易阿。甚至也因為知道細節,了解諸多原因,會導致農民的作物品質會有一些瑕疵,因而可以理解。

但,理解並不等於我想要買到不好吃的東西,對吧。

身為生產者其實也知道這點。消費者其實最終並不想買到不好吃的東西這是重點。(至於那些亂吃一通我就不予置評)

我自己是覺得,今年買鳳梨的人,真的是會收到"這鳳梨好像不太好吃"的這種情況。但為什麼我卻在出貨端沒辦法掌控,這就是今年最大的問題,因為好吃跟不好吃的鳳梨,從之前累積的各種判斷技巧與經驗,在今年似乎失靈了。有些我判斷好吃的其實沒那麼好吃,有些我判斷不算好吃的,竟然意外地好吃,所以,貨要出嗎?要阿,不然我會哭。最後的結果,還是只能在各位收到後切開才會揭曉。只是,結果真的跟我預想的差很多。所以,各位,不好吃、有狀況跟我說我都會接受喔,我心臟很強不用擔心。

好的總之今年該抱怨該怨嘆也已經不下百次了,就這樣吧。那來想看看其他辦法!?

既然有人問:未來不是每年都會變得更熱嗎?有辦法延後採收嗎?

有個很簡單的又天然的推論,如果要延後採收的日期,那就是要延後開花的日期。不太可能是原本的時間開花,卻要讓整個果實延後成熟,那可能做得到但不會符合大家對於天然的接受度。

要在正常的開花機制下延後開花(聽起來有點拗口),依照目前農業技術當然是沒問題的,各位你買的市面上的鳳梨甚至很多水果,其實都有控制開花的時程,不管是提早還是延後。最主要就是為了減省成本(採收管理),以及調節產期,盡量在不同的時間都可以吃到這個東西,延長產品壽命(彈性)。

但我有辦法用天然的方法讓鳳梨延後開花嗎?天然的界定大家其實不太一致,但至少如果不用藥或是一些奇怪的方法的話(總之不是化學或侵入式的),也許大家會接受喔。這篇農改場"鳳梨開花抑制調節技術之介紹"有提到一段我蠻有興趣的。

「噴施氮肥可促進鳳梨葉片生長,維持旺盛營養生長,而遮陰(90 %)則會抑制葉片生長,使植株養分不足以供應花芽分化所需,兩者同樣能達到使葉片濃綠及降低碳氮比的效果,使植株不導向生殖生長途徑。據台灣學者研究上述措施採單獨或搭配處理都能延遲鳳梨自然開花,其中以施氮肥配合遮陰的抑制效果最佳,在適當的植株大小下,甚至可達到完全抑制。」

各位你有看可能也沒有懂

關鍵字:

遮陰90 %會抑制葉片生長,使植株養分不足以供應花芽分化所需。

上述措施採單獨或搭配處理都能延遲鳳梨自然開花

所以,好好地蓋黑網,就有機會延後開花!!但什麼時候要開始蓋呢?什麼時候要拿掉黑網呢?好問題。或許下個回合可以試驗個幾排看看,但大家可以接受嗎?總之,在不用肥不用藥的條件下(到底在堅持什麼),是不是都可以試試?這也是個好問題,不用肥不用藥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如果再加上自家留種這個條件的話(至少我家鳳梨是自家留種),又有好多可以討論的事情了。但自家留種的技術與可行性在本地不用肥不用藥的農夫圈子幾乎沒什麼在討論耶(有人根本不在意自家留種)。

好,總之呢...目標當然是讓大家還是要收到好吃的鳳梨,然後在一些大家也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回事的情況下,我會秉持著只有自己知道的良心來照顧鳳梨,反正呢目前我也沒有打算要商品化(也就是消費者跟生產者脫鉤)本人農作物,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第一線回饋到生產者,這是目前我最在意的,也希望大家在包容、支持之餘,也多想想購買的本質與自己的關係。

前進是一條路,後退也是一條路,希望大家不要太侷限也不要太鄉愿喔,感恩各位。

(來自台南農改場的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