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這下子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小黃瓜」了


嗯,之前才在說,我們平常吃的「小黃瓜」其實是黃瓜小時候,其實是未成熟的黃瓜,所以是綠色的。小黃瓜要等到長成「黃瓜」以後,才會變成黃色,但那個時候多半不會有人吃它了。(不懂的人請看前情題要

不過,前幾天我看到了一條掛在植株上,明明就還是小孩的小黃瓜,竟然也變成黃色的了,這下子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小黃瓜」了。我問老斌為什麼會這樣呢?老斌說:「因為它被叮得太嚴重啦,被叮得太嚴重結果就提前老化了。」

嗯嗯......這下好像又有另一種暗喻:要是在很小的時候或青少年的階段,一直被「盯」一直被「盯」,就會提前老化喔......(我在說什麼呀!)

──瞇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自然醒名片

自然醒名片印好了。可是,我怎麼現在才覺得第二款更乾淨有味道呢......唉呀!
(實際印製的名片為第一款。)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義氣相挺雙鳳梨



今天下午要帶自然寫作課的小孩去野餐,這幾天事情很多,一直沒好好想野餐要帶什麼。一直到昨天晚上老斌問:「你明天野餐要帶什麼?」我:「還沒想耶……我可以帶餅乾零食就好了嗎?」老斌聽完後沒什麼表情,過了一會突然說:「你可以問信廷可不可以跟他買鳳梨啊!」

對吼!我怎麼沒想到,夏天在外邊野餐,吃鳳梨最好了!尤其是酸酸甜甜的土鳳梨!可是這幾天信廷好像在休息,不一定會去巡田,但我還是厚臉皮問了:「信廷,我可以跟你買兩顆鳳梨帶去野餐分小孩吃嗎?」

信廷非常講義氣地說:「你什麼時候要?我來處理。」

今天一早就看到信廷和乙華在巡田,呼呼呼,他們原本打算休到週六再開始上工,該不是為了我了兩顆鳳梨在那邊巡田吧ORZ......

信廷一看到我就說:「已經收了幾顆了,自己去挑!」這時乙華正採了一顆下來,「這顆這顆,這顆很漂亮……」信廷接過鳳梨:「那這顆給廖瞇。」

哇!這顆鳳梨已經將近全熟了,這種在植株上完熟採下來的,最最好吃!而且這鳳梨是早上採,下午就馬上吃到!我的天!住在這裡怎麼那麼幸福呀(糟糕……「幸福」兩個字又出現了……)

什麼是幸福呢?就是花錢買不到的。(結果信廷果然不跟我拿錢,說什麼才兩顆……我本來想採一些小黃瓜給他,巡了一下田,可是都還不夠大……。)(這種事寫出來會被別人怨恨嗎?)

信廷的鳳梨們正一顆顆準備轉黃,大概在下週正式採收。不是我在說,上次在晃晃試吃真的是驚為天鳳(這樣的形容會不會太誇張……),所以,想吃還沒訂的朋友請趕快喔!(老實說,我不曉得現在訂是不是還訂得到……)

──瞇



 野人谷農園 2014預訂單
 http://ppt.cc/rqio

太極小黃瓜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什麼時候旱稻才能全部發芽呢?可以不要「不」下雨了嗎?

自從寫了〈什麼時候才能種旱稻呢?可以不要再下雨了嗎?〉之後,老天彷彿聽到我們的願望一樣,6月15日之後,就不曾再下過一天雨……

剛開始停雨時我們非常開心,終於等到土乾了鬆了,可以種旱稻了。沒想到6月16日旱稻種下去後,我的天,一滴雨也沒(好吧曾經在某天夜裡下了那麼幾滴……),一直到6月26日的今天,又是一連十天。

旱稻雖然叫做旱稻,但好歹也是稻,也需要喝水。沒水喝要叫他發芽,實在是太難為他了。不過,旱稻目前發芽的情況雖然不理想,可總算是有了開始;說不定嚴酷的連日烈日,正是旱稻韌性的證明。

──瞇

【老斌旱稻耕作筆記】20140623

偶然機會下,在田邊跟一位住部落的老王聊天,他看我作物種得很「天然」,問有沒有興趣種旱稻,是他們家自己留種的。我馬上說有啊,只是目前沒有地可以種。過了半年,剛好日卡地農場王龍大哥說他同學(朱建銘大哥)有一塊地想找人照顧,於是在因緣際會下終於把旱稻種下去,嘗試看看多樣性的稻子栽種,尋找更多的糧食的可能性。


旱稻稻穀。老王說以前老人家說有四種旱稻,他們家有兩種。結果另外一種打開蓋子後發現發霉了,只剩這種。



旱稻稻穀。此品種有特長的纖毛,不小心會刺到手。老王說這種米吃起來類似糯米與梗米口感之間。



6月16日之前下了兩個多禮拜的雨,苦等不到好天氣把土曬乾進行播種。一等到土稍微乾了之後,趕快打土準備灑稻穀。



打到一半,老王出現,他說土打得不夠鬆,要用最快轉速來打。將土打成粉顆粒狀才OK。



稻穀以條播方式播種。這稻穀摸起來很刺,是真的會刺進去皮膚那種感覺,偏偏條播手感是很重要的,一定得刺手。



右邊去一條,左邊回來再一條。



信廷本來只是要來看看,結果人手不夠就被抓來幫忙。用竹掃帚掃微高起來的土丘進行覆土,薄薄一層就好。話說最後幾排我們沒有用掃帚覆蓋,改用腳播土覆蓋,後來發芽狀況似乎較差,大概是太厚。



天都快黑了還沒做完,感謝信廷一幫忙就是三個小時。



時間來到6月23日上午。自從6月16日播下去後,整整一個禮拜都沒有下雨,完全跟之前連下兩三個禮拜天氣差太多了。幾乎什麼也沒有長出來。每天都會經過看一下看一下,越看越擔心啦。



就算土乾得如此嚴重,草還是可以長大。


6月23日下午,再仔細看啊看,喔喔喔,發芽啦。也許靠之前下雨留在地裡的水氣,或是每天早晨溫差造成的露水,總之許多旱稻還是發芽了,雖然只有稀稀疏疏,倒也見證其耐旱的生命力。



從土裡面小心挖了一個剛發芽的稻子。



稻子,其實也算是草的一種,剛好結了我們愛吃的稻米。加油,再不長大一點,其他草也要變大了,我就要腰酸背痛。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自然醒果醬「花蓮取貨點」:窩聚

我們找取貨點都是從朋友先下手,因為只有朋友願意這樣無償幫忙呀!在尋找花蓮取貨點時,我們想到了小馬。我FB私訊問小馬,窩聚可以當我們果醬的取貨點嗎?小馬很爽快的答應了。

小馬之前是花蓮凱風卡瑪兒童書店的店長。凱風卡瑪休息之後(唉……凱風卡瑪真是一家很棒的書店呀),小馬開始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我記得2012年的夏天,小馬上來台北辦一些事情,借住我們家(那時我們還住在台北)。聊天的時候,小馬說她準備要開一家自己的店了,一家以服飾和雜貨為主的店。

很多人大概都以為開服飾店很輕鬆:吹著冷氣,給麻豆穿著漂亮的衣服,然後等客人上門……。其實開店的準備非常雜,首先要找到適合的店面──地點要好,租金又要能負擔得起……;但說穿了開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想法──你想要在你的店內賣怎樣的東西給客人?為什麼要賣這個而不賣那個呢?你怎麼決定你的價格?你透過你店內所賣的這些東西,你想跟別人說些什麼?

昨天,我才在跟小馬討論有機棉拓繪T恤進貨的事。我現在在做有機棉T拓繪,小馬也想要進一些,於是我們討論了T恤的進價與定價。為什麼特別提這件事呢?因為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深刻感覺到小馬想要賣好東西給客人,而不重在獲利多少。當大家都說賣衣服很好賺,獲利都是三倍計算,但小馬進貨與定價的方式卻背道而馳──當然也不是說小馬會做虧本生意,但她進貨的原則是她自己喜歡這樣東西,並且,她想要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

嘿嘿,我說自己的T恤是好東西,對呀,她確實是好東西沒錯。但好東西不一定要高價格,很高興小馬的想法和我一樣,我們一起討論出一個合理又友善的價格。

說這麼多是因為,我認為創作者與店家之間的關係不僅止於商品和價格,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待東西與人的價值觀(嗯……怎麼突然說得那麼硬呢!)

嘿嘿,講這些跟果醬取貨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嗯,我要再扯一件不直接相關的事──

小馬在窩聚剛誕生時,在FB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很多人問我:「開服飾店是妳的夢想嗎?」

不,是想都不敢想!
因為我覺得自己不行。.

當八月中得知書店即將在明年一月底要收起來的訊息,
書店主人希望夥伴們能開始安排下一步的人生規劃。
身為店長的我,如果沒有把自己安頓好,
那麼其他夥伴的時間也可能會被耽誤.。

那時在花蓮和台北都各有工作機會,也都歡迎我的加入。
但一次和朋友的深談,打破了我原有的想法。

朋友問:「不管妳選擇哪個工作,所以妳打算在未來這個工作待很久嗎?」
我說:「應該不會吧!這兩個工作都只是個跳板,做兩三年後可能再換別的。」

朋友問:「所以妳打算未來的人生在相關領域跳來跳去嗎?」
我說:「嗯……我想可能在中年的時候會想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吧!」

朋友問:「為什麼要等到中年?」
我說:「因為我什麼都不夠啊!資金不夠、經驗也不夠, 怎麼可能有自己的空間?」

朋友回:「是啦……妳什麼都不夠啦!等到妳什麼都夠的時候,體力就不夠啦!錢不夠可以借,經驗不夠可以問,但是體力不夠,卻完全無法外求」

我啞口無言,一語驚醒夢中人!
就這樣,馬兒被鞭了一道後,就開始往前跑。.

小馬貼在窩聚的這篇文章,讓我想起有回我跟柏宏聊天,他說他原本也沒想到自己會這麼快就來到台東種田;本來他也是想要先賺幾年錢,等錢存得差不多了再過來。但後來他意識到一件事:種田所需要的錢,土地的價格,以及農機具的投入,他可能要工作六、七年,不吃不喝才賺得到。

「可是六、七年之後,我對夢想追求的不確定度會越來越高,我的體力、健康的狀況,也不一定像現在這樣。」柏宏說,如果要等到賺夠錢以後才決定要過自己的生活,到那個時候,自己的狀態可能反而自己的夢想更遠了。

沒錢,有沒錢的做法。
沒錢,不代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錢,只是藉口而已。

如果沒算錯的話,窩聚已經一歲半了。
窩聚看來越長越好了。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果醬的事。

花蓮的朋友們,自然醒果醬在花蓮有取貨點喔(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取貨點喔!)。如果你對自然農法土鳳梨做成的手工果醬感興趣的話,歡迎預購,到窩聚取貨,看看好東西,跟小馬聊天。

──瞇






















花蓮取貨點:窩聚
花蓮市博愛街149號
0972-176207
營業時間:13:00 - 21:30
(店休:週三、週四)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不小心真的變成「黃」瓜了......


之前我才在問,小黃瓜為什麼要叫做「小黃瓜」呢?明明就是「小綠瓜」嘛!

結果昨天,老斌就採了一根名符其實的「小黃」瓜回來......喔不,已經變成「大黃」瓜了!

對了,躺在大黃瓜上面的小黃瓜,前面光禿禿的地方是被蝸牛吃的......


昨天把小黃瓜真的變成「黃」瓜的照片貼到FB上,引起熱烈討論。愍迪問:「那那那,黃瓜為什麼叫黃瓜呢?」我說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老斌在下面接著說:「因為它會變黃啊......」我本來以為這是亂回答的,結果沒想到是真的──

義隆大哥留言說:「有一本日本人寫的書《蔬果觀察記》,講了很多蔬果的典故與生態,很好玩的書,有中文翻譯。裡面也有提到平常吃的小黃瓜是未成年的瓜......」

喔喔喔!搞了半天我們平常吃的小黃瓜都是「未成熟」的黃瓜呀!怪不得是綠色的。還有,我們說小黃瓜是「刺瓜仔」,是因為它身上有一粒一粒的刺刺,但這個現象也只存在未成熟的黃瓜身上,當它真的變成「黃」瓜之後,身上的刺刺就不見了。

這樣說起來,我們不該叫平常吃的小黃瓜為小「黃」瓜,因為它根本還沒變黃;叫它「刺瓜仔」倒是很恰當。

這真是太有趣了!年輕、還未成熟的黃瓜身上有刺,成熟以後就沒有刺了,好像在暗喻什麼......。還有,完全成熟以後的黃瓜到底好不好吃呢?愍迪在問好不好吃......嗯,老實說,好像真應該吃吃看「黃瓜」與「刺瓜仔」的味道,到底有什麼差別......

──瞇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小黃瓜的刺刺


嗯,很奇怪,我真的很喜歡小黃瓜的刺刺耶!
今天看到在夕陽下發光的刺刺,忍不住跑回家拿相機來拍。

小黃瓜的刺是半透明的喔!

還有,採小黃瓜真的很療癒。

──瞇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小黃瓜真的是「刺瓜仔」耶!


從前就聽人家說小黃瓜的台語叫「刺瓜仔」,但始終沒想過為什麼要叫它「刺瓜仔」。一直到我們種了小黃瓜以後,看到它身上那一根一根刺,才知道,喔喔喔......小黃瓜真的是「刺瓜仔」耶!

那為什麼在市場或超市買的小黃瓜,多半總是光滑溜溜?就給大家自己想了。

不過,小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要叫人家小「黃」瓜?



被蟲叮的小黃瓜,傷口會冒出半透明的、白白的組織液,像泡泡一樣。我覺得小黃瓜的傷口跟人的傷口很像。



漂亮的瓜葉馬賽克又出現了!



小黃瓜會一直向上爬。



她是我們家小黃瓜的麻豆,不大不小剛剛好,又沒被叮運氣好!


──瞇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自然醒果醬「高雄取貨點 2」:小巷

我還沒認識小巷的大眼睛之前,就先聽過了大眼睛的「傳說」:

「大眼睛在花蓮跟泥巴咖啡的巴俗學做貝果,在花蓮工作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回老家高雄賣貝果。她騎著從前在花蓮賣貝果的三輪車,一路從花蓮騎回高雄。」

會說是「傳說」是因為,大眼睛騎三輪車從花蓮騎回高雄對我來說真的是「傳」「說」──我去到花蓮泥巴咖啡聽老闆巴俗在講,去到39號招待所也聽老闆毛哥在講,去到高雄小樹的家老闆瓊文也在講……怎麼每一個老闆都在講騎三輪車的大眼睛呀?

聽了一段時間之後,有次去小樹的家又聽瓊文說起:「大眼睛開貝果店了喔!」

為什麼我身邊的人都一直提起她呢?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在我聽她的名字聽了好一段時間後,有次在小樹的家我們終於不期而遇。

到底是什麼東西讓這個人與那個人不期而遇呢?這種事情我也不曉得,但始終覺得很神奇。總之,那天終於認識了大眼睛,然後有一種「喔……原來大眼睛長這樣呀!」「喔……原來大眼睛的貝果味道吃起來是這樣呀!」

老實說,我們跟大眼睛並不真的很熟,大概就見過兩次面而已。可是,我們直覺喜歡這個人,也喜歡她取名為小巷的店,當然也喜歡她的貝果。說到貝果老斌比我懂得多,小巷貝果到底如何好吃,應該要請老斌來說一說。

雖然我不懂得說貝果,但我知道我很喜歡這名為小巷的店。小巷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在小巷內,安安靜靜的,好像每一個進去到裡面的人都可以自在地休息。

我們直覺小巷跟自然醒的果醬很搭,就厚臉皮地問小巷能不能成為我們的取貨點呢?很謝謝大眼睛願意讓我們叨擾。

小巷在新興區林森一路198巷16號,高雄捷運美麗島站8號出口,步行約五分鐘就到了。離小巷近的高雄朋友們,可以選小巷為取貨點(但要注意一下營業時間喔,小巷以早午餐為主,所以下午五點以後就休息了。)

沒訂果醬也沒關係,歡迎大家去小巷坐坐,吃吃貝果。

對了,我們高雄另一個取貨點是小樹的家。會認識小巷都是因為小樹的家,關於小樹的家,又有好多故事可說。

──瞇




(照片取自小巷部落格



高雄取貨點 2:小巷
高雄市新興區林森一路198巷16號(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8 號出口步行五分鐘)
0984-254068
營業時間:9:00 - 17:00
(店休:週一、週二)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什麼時候才能種旱稻呢?可以不要再下雨了嗎?

如果要計算鹿野這邊到底下了多少天的雨,回想一下我們本來要種旱稻的那天就知道了。6月6日那天早上,老斌中耕機都借好了,打算要翻土了,就差那麼一步,老天就叫雨下來了。那雨一下到今天,一連十天。

現在又碰上輕颱,雨不曉得哪天才會停......雨不停土不乾無法鬆土旱稻就不好播種......難道這是老天爺的意思嗎?

老天爺說:「不要隨便牽拖我。」

搬到鹿野之前我只知道水稻,沒聽過旱稻。一直到同村的老王問老斌:「有沒有興趣種旱稻呀?」我才知道有旱稻這種作物。

現在台灣應該很少人種旱稻了,我們這邊好像只有阿美族在種,而且也不多。問我們要不要種旱稻的老王是自己在種,而且自己留種,我們才有機會種旱稻。

「為什麼你想種旱稻呀?」我問老斌。
「因為我們打算用來用旱稻的那塊地不適合種水稻呀!」老斌回答。

「可是還沒有現在這塊地可以種之前,你就說你想種旱稻了.....」我又問。
「因為有米可以吃很好啊,而且有多樣性很好。」老斌說。

聽說台灣的旱稻沒有特別被馴化,比較野,一般人比較吃不習慣。不過,我們只是種來自己吃的,如果順利收成,有米可以吃就很好了;而且,我好想試試看旱稻的滋味喔!

所以,可以不要再下雨了嗎?



老王留種的旱稻。



這旱稻的屁股有一根長長的毛。不曉得被馴化的旱稻,是不是也有這樣一根毛毛的毛?

──瞇


關於旱稻

陸稻(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通常種植於熱帶、亞熱帶的山區、半山區的坡地、台地或溫帶的少雨旱地。陸稻和水稻在形態、生理上有不少差別,但一般在缺水狀況下才表現明顯。陸稻種子發芽時需氧較多,吸水力較強,而需水量較少,在15℃的溫度下發芽較 ​​水稻快。芽鞘較短,中莖較長,第一、二完全葉較大,對氯酸鉀的抗毒性較強。陸稻的粗根比例較大,根係發達,分佈較深。主根上產生均勻的細根,根冠比較高,抗旱性強。在水田種植的陸稻和水稻,其根系的差異並不明顯。陸稻的葉面積大,葉片生長緩慢,葉的中筋較厚,維管束和導管的面積較大,表皮較厚,氣孔數較少,厚壁細胞較小,這些特性都與耐旱性較強有關。絕大部分陸稻品種的葉色淡綠,葉片長而下垂。

(取自百度百科。本來不想取百度的,可是台灣關於旱稻的資料實在很少呀!)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花落生花生,落花生

從前吃花生,知道花生又叫落花生,但總沒想過它真的是花落之後然後生(嗯,好像在繞口令……)一直到我們自己種花生以後,才知道花生真的是花落了之後,才生花生。


這是花生的植株。葉子圓胖很可愛。



花生的花。



花生的花。



花凋謝後,子房柄開始往土壤的方向伸長,鑽進土中長花生。



已經長出來的花生。原本應該在土裡面的,卻被雉雞翻出來了。



可能是被雉雞或老鼠吃一半的花生,右邊放一顆完整的對照。花生已經成熟得差不多了,紋路都出現了!


上網找花生的資料,才知道花生的花是雌雄同體。花生的花分兩種:「一種是小蕊花,不會結果實;一種是大蕊花,會結果實。」把上面那句話引號起來是因為,那句話是從別篇文章照抄過來的;為什麼要特別說明那句話是照抄的呢?因為,我發現這句話照抄得非常厲害,我找到的資料中十篇有十篇,用的字和斷句全都一模一樣,前後文也幾乎相同;大概是所有的人都找到同樣的資料,然後全都直接copy吧!

其實,這一種資訊照抄沒什麼大不了,但為什麼我要特別提這件事呢?因為,當我看到「一種是小蕊花,不會結果實;一種是大蕊花,會結果實」這個資訊時,我第一個問題是:「小蕊花不會結果實,那它的功能是幹嘛用的?」我繼續google查資料,可是竟然沒有任何一篇文章說明花生為什麼會分大蕊花和小蕊花!一些比較專業的農業相關網站也是,既然都提到大蕊花小蕊花了,可是為什麼都沒有下文呀?

對了,附帶說明,小蕊花與大蕊花並不是雄花與雌花的分別喔,因為花生的雄花和雌花是在同一朵花上,請參考這一篇:〈黑金剛花生-花的構造〉。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更不明白,究竟小蕊花與大蕊花,除了花型上的差異,究竟是什麼讓小蕊花無法結果?

知道的人麻煩請告訴我呀!

不過,查資料也不是沒有收穫,我找到一篇非常有趣的資料──有個屏科大的退休老師將花生的子房柄對剖,發現子房柄發育成花生的祕密!(以下兩張照片來源:黑胡桃部落格



將子房柄的尖端放大,會看到兩個正在發育的種子(這顆花生會有兩粒花生仁喔!)。

看彭老師的照片跟文章,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對植物的生長非常感興趣,他什麼都想要剖開來看看。花生之謎有四部曲,有興趣的人可以點來看看。

我對花生的最後一個問題是:花生長在土裡面,好像有一種果實才剛長出來,就直接又播種的感覺......。當然,花生有殼,要把殼剝掉後才會發芽......那麼,自然界的花生,自己都是怎麼繁殖的呢?是要靠動物來把它翻出來,把殼啄個洞,好讓裡頭的花生仁可以發芽嗎?如果一直都沒有動物或什麼去把花生的殼剝開,那,花生就在土裡一直睡覺嗎?

或是,花生殼在土裡久了會爛掉,然後裡面的花生就會自己發芽了?如果是這樣,那花生真是很聰明的植物,不用別人幫他播種,他自己就幫自己播種了......是不是這樣,我們之後留一兩株不要採收,把花生留在土裡面,來實驗看看就知道了。

──瞇

蟲蟲剪紙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果,醬

小時候對果醬的印象是自由女神牌果醬,就是logo有個自由女神拿著火把的那個果醬。剛剛google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叫「自由神」。怎麼會有果醬的名字取做「自由神」呢?「自由神」聽起來像是什麼新興宗教的名字;當然,如果叫做自由女神好像也沒有比較高明。

我是吃自由神牌果醬長大的,吃的最多的大概是自由神草莓果醬吧!瓶蓋打開,湯匙挖下去,彈得像果凍一樣;果醬顏色則紅得像草莓一樣(草莓果醬嘛!)小時候我還以為果醬都是長那個樣子,長大以後才知道真正的果醬不該是長那個樣子。

說是長大以後才知道,不如說是認識老斌以後才知道。

真正的果醬應該是名符其實的「果」「醬」,除了做成果醬的水果,帶出膠質的水果,以及糖,沒有別的成份了。而市售果醬的「醬」,多半添加了吉利丁或洋菜粉等膠類,才能成「醬」。

真正的果醬顏色,是水果熬煮成果醬之後自然的顏色(自然不會很鮮豔)。市售果醬多半添加人工色素(人工自然很鮮豔)。

真正的果醬保存期限沒辦法很久,你想想水果就知道了,有哪種水果可以保存半年以上的呢?當然,水果製成果醬的過程中會加入糖,糖可以防腐,所以果醬的保存期限可以比水果再久一點,但也不可能太久。每種果醬的水份含量與糖份比例不同,保存期限也不太相同;我們做的鳳梨果醬大概可保存兩個月,楊桃果醬則是一個月,桑椹果醬可達三個月。

「不過,為什麼糖可以防腐呀?」我問老斌。
「因為滲透壓呀!」老斌一邊看漫畫一邊回答我。

「你這樣講我聽不懂啦!」我又問,「講滲透壓又要去查,而且有些文章講得太專業,有看沒有懂。可以直接講原因嗎?白話一點。」

「因為糖會把細胞的水份吸走。細胞的水份被吸走以後,就不會再作用了。」老斌一邊講還是一邊翻漫畫。

原來是這樣,以前就常聽醃漬或糖漬食物不容易壞,但總不太明白。後來我還是查了資料,科學人雜誌這樣說著:

「鹽(通常指氯化鈉)以及糖(一般指蔗糖)以數種方式干擾微生物的生長,因而可防止食物腐敗。最顯著的方式是透過簡單的滲透作用,使食物脫水。」

「無論是固體或溶液中的鹽或糖,都會傾向與它們所接觸的食品中的鹽份或糖份達到平衡。這樣的作用造成水份從食物中移到外界,而鹽或糖分子則滲入食物內部。這結果就是所謂的水活性(aw)下降,水活性所測量的是食物中未被結合的自由水分子,是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必需。大部份生鮮食品的水活性是0.99,而可以抑止多數細菌增長的水活性大約是0.91。」

嗯,說得很清楚,不過果然很難一看就懂吧!我是在寫果醬不是在上物理化學,所以到此打住。

說到此打住,但緊接著我又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檸檬可以帶出膠質呀?」

「這個化學式我就不懂了,不過我做過確實可以。不只檸檬呀,梅汁也可以。」老斌說。

總之呢,做果醬學問真是很多;有些明白道理,有些則是靠經驗。老實說,做天然的手工果醬或許不難,因為只要堅持用好水果,不要添加一些有的沒的就可以了。但是好吃就不一定了,每一種水果的水分含量不同,要加多少糖才是恰到好處,可以保鮮又不會太甜,這就得靠直覺與經驗。另外,除了當主材料的水果,偶爾加上其他水果如蘋果、檸檬或梅汁,增加膠質或提味,這又是另一種功夫了。

當然,果醬好吃的祕訣除了製作者的功夫,水果來源也很重要。這個我就不再多說了,前幾篇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信廷的野人谷土鳳梨,無農藥無肥料,加上栽種者認真照顧,想必一定好吃啦!

(話說我小時候到底吃了多少自由神牌果醬呢?唉……)

延伸閱讀:為何鹽和糖可防止微生物腐壞食物?

──瞇



果醬就是「果」「醬」,除了水果之外,就是砂糖,沒有別的東西了。
上圖為楊桃和有機貳砂。



除了當主材料的水果,偶爾老斌會加其他水果提味。
上圖是桑椹加草莓,還有梅子。



鳳梨果醬熬煮中。(所以說,手工果醬的顏色一定是水果熬煮後自然的顏色喔!)



我們用的是巴西有機貳砂。



自然醒鳳梨果醬預購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老斌菜園觀察筆記】20140608

今年三月我們常北上參與學運,有時一去就待快一個禮拜,所以每次回到鹿野,老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的菜園。

那時候我的感覺是,有些人真的是適合當農夫耶。適不適合很容易判別,就是這個人自己心甘情願花多少時間在某件事上。拿我跟老斌比,老斌確實比我適合多了,雖然我也喜歡去菜園,但我經常比老斌起得晚,而且好像都在玩。

說起農夫,每個農夫的個性不同,種植與做事的方式也大不相同。老斌種菜跟他做菜很像,「做就對了,」做了之後觀察,自己就會得出一套脈絡。目前老斌種菜並不是採經濟作物的方式種菜,而是有點實驗性的,先了解這塊地種什麼作物比較好,什麼作物可能沒那麼適合;誰跟誰種在一起很速配,誰跟誰最好不要一起當鄰居。看老斌的菜園觀察筆記,很是有趣。

──瞇

【老斌菜園觀察筆記】20140608


今年約清明前後種了一些黃豆在住家旁邊,現在已經長到我的腰這麼高了,這幾株是長得最高大的。



五月中開花的黃豆已經結了一些豆莢,現在正在開第二次花,就是那些紫色的小小花。昨天去朋友柏宏黃豆田,他是三月種的,現在每一株黃豆結莢滿滿,幾乎都二十幾個豆莢起跳。我種的黃豆就是柏宏上次給我的自家留種黃豆,希望也可以拼個二十幾個豆莢。



某天早上我觀察南瓜與黃豆雜種的情況,看他們到底適不適合種在一起。這房屋旁的一小塊地約二十幾坪空地,我將黃豆與南瓜種在一起,周圍有幾棵桂花以及檸檬。照片右邊之外是水圳以及隔壁的竹子林與樹林,算是一塊有半遮蔽狀況的空地。其實南瓜與黃豆都需要長日照的作物,種在這裡並非特別適當,主要是手邊剛好有這兩種種子,加上這塊地土壤並不特別厚,以石塊以及沙質居多(不適合拿來種菜),還有為數眾多的水泥塊、紅磚塊等,當初地主請人整地時把地上所有的垃圾與玻璃瓶挖入土裡,導致我清理很久。

另外這張照片也可以看到,除了南瓜黃豆,雜草也很多,這也是一個觀察重點:雜草與黃豆的競爭與相輔相成。



這張圖可以明顯看到,南瓜葉子在黃豆葉之上,導致黃豆日照不足,以及向上生長受到阻礙。



所以我會將遮到黃豆的南瓜葉摘除。



另外南瓜的藤蔓與觸鬚也會造成黃豆的生長受到阻擾,特別是觸鬚會抓住黃豆莖葉,導致黃豆倒伏甚至是勒斷的情況。但是也有好的情況,譬如觸鬚去抓野草,或者觸鬚抓在黃豆靠近地面較粗的莖,這樣既不影響黃豆生長,還可以固定住黃豆不會亂倒。



很明顯的原本往上長的黃豆莖葉,被南瓜觸鬚抓住後往地面方向傾倒,因此會日照不足且植株長勢受阻。



右邊這株黃豆被南瓜藤壓過,導致斜向生長(對比左邊那株無受到阻礙的就看得出來)。在去除南瓜藤後,傾斜的黃豆還是會往上長。至於傾斜的黃豆沒有直接倒在地上,跟旁邊的雜草有關,因為雜草支撐了他。



這是三株長在一起的黃豆。這裡觀察到最重要的一點是:黃豆彼此依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靠在一起比較不會倒,所以一開始播種就必須考慮植株的距離。



這是剛剛看到的三連株黃豆,彼此都長得很好直挺挺的,這樣一來除了可以防止倒伏,由於葉子長得夠密,雜草生存的空間也會變少。


這是單株生長的黃豆,旁邊沒有黃豆可以靠,此時就要依靠雜草與人的幫忙。圖中圈起來之處是被我折斷的咸豐草,只折斷一半是希望可以作為黃豆的部分支撐。當然也可以不要折斷草,但由於草長得太高大影響黃豆生長,於是只好犧牲他了。



會到處爬的倒地鈴,如果他們爬在葉子上的話會被我拉除,如果沒特別影響我就不理他們。



很厲害的檔板歸,全身充滿小刺,到處亂爬,隨時都可能將黃豆亂繞一通。不管長在哪裡都會被我拉除。



這是更厲害的咸豐草。從這張圖可以看到由莖所長出來的根,也就是說,就算已經連根拔除,倒在地上的莖只要接觸到土壤,就有可能繼續發根生長,生命力旺盛。但是好好跟他們相處也是可以兩相宜。



注意圖中的南瓜觸鬚,他抓住了果樹的小側枝幹,導致枝幹產生我們所說的矮化效果,是南瓜觸鬚新的用途發現。



倒地鈴的泡泡愛心果。泡泡果實成熟轉為褐色後,裡頭的種子會有白色愛心圖案。



這玉米長到兩層樓高了,突然想到小時候看的那部電影「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