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一個退休青年6年來的務農之道】側記2:務農之道?永續是什麼?

第二篇來說說座談中,大家提出的問題:

1.  你的務農之道?
2.  我們常會聽到很多名詞:比如友善、有機、永續……。可是我們怎麼知道那些就真的是友善、有機、永續?怎麼知道它就真的是對自然好?
3.  你一天的工作行程?
4.  你要做的工作那麼多,那你會對你的農作物設定目標嗎?比如產量?或如何控制它的滋味?要如何執行?
5.  沒有施肥,只有覆蓋,地力如何培養?

其實問題不只這些,我先抓我記得的,比較有關係的一起講。然後,因為我也無法原音重現,所以我乾脆寫老斌在講的時候,我想到或是我知道的東西(嗯,這樣算記錄嗎?)

【務農之道,與你會為農作物設定目標嗎?】

老斌務農不算目標型的,不是一開始務農就決定了目標,而是先盤點現況,比如手邊有多少錢啦,自己有多少資源啦,接下來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然後慢慢調整。比如剛開始是想種菜,後來發現要無農藥無肥料種菜來「養活」自己實在太難,後來剛好有機會接手鳳梨田,這種中長期的作物似乎還算適合自己的工作步調,然後也喜歡吃自己種出來的鳳梨,然後也有能力處理加工,鳳梨似乎是個不錯的選項。

那麼還沒開始種鳳梨之前,是靠什麼維生?那時候是先跟朋友換工,幫忙採收水果然後換次級品來做果醬。大概頭一年主要是靠這樣的方式維生。

不過有點要理清一下,雖然我說老斌不算目標型,但不代表沒有計畫。

這個意思有點像是,雖然不會為「未來」設定目標,但是會為「現在」計畫。比如現在有四個鳳梨田區,那每個鳳梨田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會有個大略的計畫。這其實也有點像我上自學生的課,我無法為自學生設定「目標」,但我可以計畫我想跟他們一起做什麼事。

講到這裡,我發現「務農之道」可以跟第四個問題「你會對你的農作物設定目標嗎?如何控制產量和滋味?」一起講。因為這個問題跟「道」有關,而這裡的「道」有點類似價值觀。務農之道看起來像是講方法,不如說是談價值觀,因為方法是跟著價值觀走的。比如選擇「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的「方法」,就是因為希望自己可以「減少對作物的人為干預」,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太可能去「控制」它。

與其說無法控制,不如說,因為不太想要控制,自然也就無法控制那個結果(嗯,好像在繞口令)。

但這樣講代表老斌對收穫沒有期望嗎?當然不是,老斌對收穫當然還是有期望。可是除了「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之外,還能做什麼?這個問題,剛好可以跟「沒有施肥,只有覆蓋,地力如何培養?」一起講。

【沒有施肥,只有覆蓋,地力如何培養?】

這時老斌用了一張我之前在講自學時所做的圖。簡單來說這張圖的意思是,我們當然還是對我們的對象(農作物、學生)有所期待,但在「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體罰不威脅利誘)的情況下,我們會想辦法讓環境變得豐富多元,這樣農作物(或學生)就有「機會」發展。





那要怎樣讓環境變得豐富多元?「簡單」來說,除了覆蓋之外,就是儘量不耕土,這樣植披就有可能多樣性,生物就可能多樣性,然後土壤動物也可能因此豐富,這樣的食物鏈就有機會讓自然界中的養分留在土壤久一點。但這個「簡單」來說,其實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因為不耕土種植,有實際層面的困難,比如草相的管理就要花更多時間心思(因為並不是不除草,而是在適度除草的情況下,又儘量保持草相的多樣性)(這個真的超難)。

所以整理起來,跟前面講的價值觀類似,就是儘量不以人工添加的化肥幫土地「補充」養分,而是以努力營造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讓養分能透過食物鏈留在土壤裡久一點。但老實說這種方法需要長時間才「有機會」看到成果,而且還只是「有機會」。所以那張圖才會拉出那樣一條線──「我期待的狀態」以及「我可以忍受(接受)狀態」,我們就在這條線上,在兩端之間移動。

再拿自學來比喻,比如家長可能期待自己能夠「營造一個多元刺激的環境,讓孩子在當中自由發展」,但實際上自己的背景、資源、條件到底能做什麼程度呢?還有因為使用這種方式隨之而來的混亂與不可預期,自己可以接受到什麼程度呢?

所以還是很難說有哪一套操作方法就一定是「好」的,我覺得倒是自己是否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比較重要。「為什麼要用藥?」「為什麼不用藥?」「為什麼使用化肥?」「為什麼不用化肥?」「為什麼用堆肥?堆肥怎麼堆?」務農施作方式那麼多種,我們總是會聽到許多說法(就像教養方式一樣),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個人是覺得從實做中得到經驗,然後思考,然後調整修改,並不是一開始「相信了」什麼就一路走到底的。


【友善、有機、永續、自然農法,真的是怎對自然好嗎?】

最後來談一下這個問題。老斌現在不會說他是「自然」農法,因為他意識到只要是農法就不可能真正自然,只能說自己盡量減少人為干預與破壞。「人類做的這些事情,真的對自然『好』嗎?我們能努力不要對它壞就不錯了。」

再來是,有人提問:常聽到許多人會說自己是「友善」、「有機」、「永續」、「自然」農法,這些「真的」如同它字面所說的那樣嗎?我覺得這可以切幾個層面來想──

我們先假設,這些農法的出現是因為人們意識到慣行農法對土地的影響,然後試著想要找出一套相對來說對土地影響較小的方法來耕作。在這當中當然有人是真的這麼想與這麼做的,但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因為「這是一個市場」而投入。而就算是因為「這是一個市場」而投入,我個人覺得也無可厚非,只要他做的跟說的一致(至於價格該怎麼樣合理那又是另一個問題)。那我們要怎麼知道對方說的跟做的一致?老實說有點困難,因為大眾並不是都有機會直接認識生產者,就只能透過生產者提供的資訊來了解;那麼,生產者願意把資訊透明到什麼程度?消費者有沒有判斷這些資訊的能力?這些都會影響人們對那些名詞的解讀。

最後,來談談「永續」。老斌在準備座談內容時,突然冒出一句話:「人類不可能活到永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做的真的能夠永續?」然後他在座談時又說:「我們口中的永續到底是對什麼永續?是對自然永續嗎?還是只是對自己的生產永續?」

最後放一張老斌在座談會中放的圖。老斌把常常聽到的跟務農有關的名詞,排成一個鳳梨的形狀,然後請參加座談的朋友挑出感興趣的名詞來提問跟討論。在座談會中還沒有結論或來不及講到的問題,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