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2020-21)草莓種植記錄 9:產量最高的一週,即將開始下滑?​


昨天跟朋出遊吃吃喝喝,一天沒採,本來以為今天會爆量,結果沒有。今天採73顆,重800克。許多小顆不到10克的草莓開始出現了。​

統計一下本週產量:​

3/7:28顆,共400克​
3/8:65顆,共900克​
3/9:47顆,共560克​
3/10:61顆,共700克​
3/11:67顆,共750克​
3/12:(出去玩沒採)​
3/13:73顆,800克​

總計341顆,4110克。每天平均48.7顆。每顆重量平均12克。​

三月第一週採了170顆,第二週是341顆,產量約兩倍(但上週只有六天)。看這個態勢,第三週產量可能會開始下滑,不管顆數還是重量應該都是。​

Y今天巡了一月下旬移植的60株草莓苗,有的也已經開花準備結果。Y說這區歸他管,放任管理。我說好喔,那這區的結果量就要另外計算,這樣比較好比較。​

說完後我忍不住又想了一下自己的話,我說的「比較」是比較產量,因為我想知道不同管理方式的收成會如何,比如專心照顧以及放任生長,兩者最後的「結果」會差多少?但我突然又意識到,我在意的不同是「產量」的差異,而不是它們植株上或健康上的差異。​

這讓我又聯想到「教育」,如果教育在意的是「收成」,想的自然是如何方便管理與提高產量;在不同「教育方法」的比較上,自然也是以「收成結果」作為「方法是否有效」的比較基準。但如果比較的標的不是「收成」,而是植株本身的生長狀態,那可能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換句話說,在意的如果是考上什麼學校?幾年畢業?有沒有畢業?畢業後多久開始工作?收入多少?用這些來評價這個人「被教育過程」是否有用、是否有效,那就會像務農一樣視「結果」而論。​

是說人跟作物不同,人的主動性應該比作物高(應該?)。雖說教育是人為的,不管方式是鬆是緊在最初每一個人都是「被教育」,但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是「被教育」而是「自己教育自己」?用「自己教育自己」這個詞好像很妙,但我說的其實就是「自學」。我可以說草莓最後的樣子取決是當初種植它的人,但人最後的樣子呢?人的樣子與他所遇見的教育者有關,但他的樣子完全是教育者的責任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這就要看他的成長過程有沒有「自己決定」的可能?如果他的成長一直都是被決定(不管是積極的被決定還是消極的被決定),那麼要他長成能為自己負責的人,似乎也太為難「這個人」了。​


1 則留言:

  1. 看了妳的文再跟自己最近在看的書『野蠻生長』以及內省對照自己教養孩子的心路《華德福(優雅野放)>>>永安國小(體制集約)>>>全人中學(自我野放)>>>竹北國小(菜園管理)》用心管理(孩子)就多少會有期待好收成(好成績)。現在時時提醒自己:重要的事-盡人事聽天命,不過度介入才是。

    回覆刪除